今年张吧策路,高考本科阶段录取已经尾声,很多高校都要参与征集志愿,甚至有的高校需要多次征集志愿,断档都断到姥姥家了。
还不明白吗?有些专业不与市场接轨,毕业即失业,谁还会踩雷?
概括起来,今年有8个专业跌得最惨,考生集体避雷,即使多次降分仍然无人报考,有的甚至降35分还是无人问津。
第一个:市场营销专业为什么爆冷?
如今虽然是市场经济,但是市场营销专业却不受青睐。这个专业主要是从事营销活动策划、公关、品牌营销、以及渠道拓展等方面的研究。
该专业学习和实践脱节,本科期间学的都是理论,有点“纸上谈兵”,毕业后这点知识却毫无用处。
有一个悖论:学市场营销的学生,不会营销,有的不是科班出身的反而将营销做得风生水起。
这就是原因所在。
第二个: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为什么爆冷?
这个专业听起来都很冷,主要从事各种会展方面的策划、布置以及后续的营销策划等活动。
布置会展技术含量很高吗?我认为稍微用点心的人都会做,值当为此上四年大学吗?
何况这个专业就业面很窄,我不知道毕业生能够到哪里去工作。
第三个: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什么会爆冷?张吧策路
该专业学的内容很是高大上,比如学国际的贸易规则、国际商务谈判、交易流程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等,但大学都是学理论的,想当贸易大亨和谈判专家还有十万八千里。
这些年,国内国际经济都不太好,该专业毕业后很尴尬。
第四个:学前教育专业为什么会爆冷?
除了国家公费师范生和地方公费师范生,今年几乎所有高校的提前教育专业都爆冷。
一个原因是这个专业层次太低,就是培养幼儿老师的,专科和中专幼儿教育专业毕业生就可以胜任。
另一个原因是人口出生率的持续下降是社会发展趋势,未来幼儿园和小学的数量都会锐减。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等到本科毕业后,将来面临的就业情况会更加严峻。
第三个原因幼儿老师工资太低。
第五个:生物技术专业为什么会爆冷?
“生化环材是天坑”。生物技术专业是头一个天坑。有人说已经爬出天坑,实际上没有。
该专业主要研究如何将生物领域的基因和细胞等相关研究价值,转化为工业生产。理论上这是属于国家的高精尖领域,但实际却没有直接的应用场景。
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很难,硕士研究生也不太好就业。
第六个:工程造价专业为什么会爆冷?张吧策路
一提到工程,就想到了土木建筑,实际上工程造价专业主要还是为房地产企业服务。
该专业的研究内容以及将来的就业岗位,和房地产行业和基建行业息息相关。
房地产行业不景气了,该专业的就业率持续下降。
第七个:环境工程专业为什么会爆冷?
该专业学习内容涉及到化学、仪器、水文水利、微生物、大气科学、生态等多个学科的知识。
它又是“天坑”专业之一。
毕业生主要集中在环保公司和污水处理公司等单位就业,每年毕业生的供给量远超过市场需求,基本上毕业即失业。
第八个: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为什么会爆冷?
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远远不如汉语言文学专业。该专业主要包含各种小语种专业,还有商务英语等专业。这些专业今年同样是难以招收到学生,发展前景备受质疑。
今年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等985高校的小语种专业几乎都出现了断档,清北参加征集志愿补录可以说是“破天荒”。
总之,今年考生选大学的逻辑变了,毕业好就业就是好大学,学的专业不好就业,就是冷门专业。
如果被调剂到冷门专业,该如何补救呢?
专业被调剂每年都会发生,从数据上看,每年高考有60%的学生都会被调剂,比如报的热门专业,却被调剂到冷门专业,怎么办呢?
有三个方法或许能够自救。
方法一:专业被调剂后,考生要了解所录取学校转专业的政策。
转专业也是有门槛的,如一些高校是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,比如班级前10%的学生才能申请转专业。因此,为了能够转专业,大一的时候,不喜欢的专业也要努力考出好的成绩。
方法二:可以参加学校各类精英班或者实验班的选拔,这是跳出本专业最好的方法。每所学校都会有这样的班级,优秀者可以脱颖而出。
方法三:可以参军入伍,服役期满后,可以专业任选。
方法四:可以根据学校的政策申请辅修第二专业。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或者就业前景等,选择最合适自己的辅修专业。
方法五:获得保研资格,或通过跨专业考研学到心仪的专业。
被冷门专业录取,并不意味着将来要从事该行业的工作,许多学生都可以跨行业工作。这就需要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还有实习等提前调整行业。
此外,你眼中的冷门专业,说不定通过学习变成了你的热门专业,因为你爱上这个专业了,说不定将来还会大有作为,因为事物都是在变化的。
你对这件事情怎么看呢?请在评论区里留言,谢谢朋友们的关注和支持。
怀远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