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吴欣宇 实习生 邵钰倩恒运资本配资
今年暑期,研学经济持续火热。为满足市场对研学领域相关人才的需求,目前,全国172所高职院校开设了研学专业。上周,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(wenjuan.com),对1333名受访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,76.7%的受访青年看好研学领域的发展前景,但也有受访青年担心薪酬竞争力不足(58.7%)、晋升路径模糊(57.9%)、职业稳定性不够(55.4%)等问题。
76.8%受访青年考虑将研学产业作为职业方向
来自浙江宁波的00后青年许强大学学的是幼师专业,毕业后机缘巧合投身了研学行业,做过研学导师和一些管理相关的工作。在他看来,未来研学的发展会进一步跟旅游深度融合。在“双减”政策下,学校和家长都更加注重素质教育,这也使研学领域的就业创业迎来了一波热潮。“以前寒暑假孩子们都在上课外班,现在更多家长比较注重户外教育了,比如自然教育,他们期待孩子们能利用寒暑假出去开阔眼界,研学也随之越来越火了。”
但与此同时,从事研学行业多年,许强还是觉得干这一行得吃苦耐劳。“做研学老师是没有职业稳定性的,因为又苦又累,薪资还飘忽不定,除非是真的热爱。”
“现在很少有人专职做研学导师。”来自四川成都的23岁青年夏婉婷就读于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,平时假期的时候会出去兼职带一些研学团。夏婉婷表示,因为旅游分淡旺季,很多导游各种活儿都会接,今天是研学导师,明天可能就是一个带团导游,兼职的情况很多。
来自江苏苏州的00后叶欣悦是一名青年创业者,也曾在研学行业做过兼职。做研学导师时,她常常担心自身专业能力不足,因为研学旅游指导师需具备教育学、心理学、历史学和旅游学等多学科知识,若知识储备不够,就无法设计好的课程恒运资本配资,而且,“学生在研学过程中的安全也至关重要,万一出现安全事故,后果严重。这就要求我们要有足够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。”
尽管面对未知的挑战,仍有一些青年看好研学领域的发展。来自云南的20岁王雨(化名)是西南林业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学生,她很看好研学领域未来的发展前景。在她看来,年轻人会很有热情投身这个行业。“我和我周围的人其实在中学时代还是很少有研学这种经历的。如果现在年轻人看到越来越多的小孩能出来看世界,那我觉得他们会很用心地去做这件事情,就会有更多就业创业的机会。”
调查显示,76.8%的受访青年考虑将研学产业作为职业方向。76.7%的受访青年看好研学领域的发展前景。但与此同时,也有受访青年担心薪酬竞争力不足(58.7%)、晋升路径模糊(57.9%)、职业稳定性不够(55.4%)、行业标准缺失(37.3%)等问题。
青年期待研学行业国家职业认证进一步完善
在许强看来,目前研学行业还没有统一的规范,这导致每家公司的执行标准都不一样。其次,随着研学行业的火爆,如今市面上涌现出了很多研学产品,但部分研学产品本质上也只是一些旅游产品的变形,并不能算得上是真正意义的游学产品。
“我觉得在‘双减’这个政策大方向下,研学行业应该可以开枝散叶。”许强希望,未来研学课程设计可以加强设计,让一些传统的手艺、非遗,能通过不是那么古板的方式,让现在的学生去接触到。
“创业优惠支持政策是比较实际的。”王雨觉得,要想吸引更多青年加入研学这个行业,创新课程设计,一定要有更多的资金投入,这对于那些有想法、有热情加入这个行业的年轻人来说至关重要。
叶欣悦发现,目前的研学领域还没有统一权威的国家认证,“现在的研学导师没有正经的研学导师证,更多的是导游证,没有国家统一认证,导致研学导师的水平参差不齐,希望研学导师还是可以像导游一样分等级。”
若投身研学行业,青年希望得到哪些职业支持?数据显示,57.0%的受访青年期待国家职业认证,51.3%的受访青年期待初创企业财税优惠,44.9%的受访青年希望有定制化技能培训。其他还有:跨界轮岗机会(41.9%)、成果转化激励(34.8%)、高校联合企业建实训营,完善人才培养机制(25.6%)等。
早在2023年,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的《研学旅行指导师国家职业标准(征求意见稿)》中,就将“研学旅行指导师”纳入国家职业标准中,进一步细化职业等级(四级至一级)及评价体系。今年5月19日起,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《研学旅游服务要求》正式实施,行业标准也有了进一步更新。
最近,夏婉婷了解到,不少地方的学校在政策支持下都将研学列入了教学计划。研学正在成为旅游行业的“弄潮儿”。“在更多的资源链接下,我相信研学行业对于青年的利好将越来越多。”
受访者中,00后占17.9%,95后占37.7%,90后占33.2%,85后占11.2%。一线城市的占34.7%,二线城市的占42.9%,三四线城市的占17.8%,城镇或县城的占3.5%,农村的占1.1%。
来源: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恒运资本配资
怀远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